(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鲁腾 张世秋 通讯员 杜迪娜 刘文欣)北京时间8月31日凌晨2时44分,在北京时间8月31日凌晨2点44分,在男子、女子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中,进行了20分钟的决赛。 2024年巴黎残奥会,我省运动员袁伟毅与队友一起夺得金牌,实现中国队本届残奥会三连冠残奥赛事,为我省夺得本届残奥会第一枚金牌!
凌晨1点,袁伟一的父母亲友聚集在电视机前,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他的出现;随着比赛的进行,中国队率先撞墙,袁伟伊的母亲徐元琼兴奋地握紧了拳头。 ,为儿子加油;大屏幕显示2分14秒98,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袁伟一的亲戚们欢呼雀跃,鼓掌庆祝。
“这比获奖还让人满足!”在云南带队训练的导师何俊全也在电视机前观看弟子们的表现。
“断翅”后变身“鱼”
2008年夏天,8岁的袁伟一玩耍时不慎触电,全身46%被烧伤。
经过10次全身麻醉手术和7个昼夜的痛苦,袁伟一睁开了眼睛,却永远失去了双臂。
肖伟一住院时正值2008年残奥会在北京举行。电视上,无臂游泳运动员何俊全夺冠的场景让他深受感动。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父亲袁洪林在网上给残奥会冠军留言。没过几天,他们就收到了何俊全的热情回复。在他的鼓励下,袁惟一开始练习写作、上网、用脚穿衣服。
穿衣打扮对袁惟一来说是个问题。有一次,许元琼为了让儿子自己试穿衣服,把衣服放在床上,就去做其他事情了。袁惟一穿好衣服,出现在厨房门口。他兴奋地喊道:“妈妈,你看!”然后跳了一下。许元琼的眼眶湿润了。
还有一次,9岁的袁伟一在奶奶家的田埂上脱掉双脚裤子,去地里抓黄鳝。这一幕让徐元琼感到既好笑又无奈。她意识到,尽管现实残酷,袁惟一却接受了现实,并努力勇敢地面对。
后来,他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梦想:学会游泳。 2009年,在何俊权的介绍下,袁伟毅在随州跟随全国无臂游泳冠军李凤强训练。
“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游泳池,他非常兴奋。”徐元琼说,以前从未游泳的肖惟一第二天就学会了仰泳。
每年夏天,烧伤处的皮肤都会因天气炎热、空气不流通而化脓,必须去医院治疗。但袁伟一从不抱怨疼痛,每次伤口愈合后他都主动参加训练。
正是凭借着坚韧和勇气,袁惟伊在13岁时成功入选省残疾人游泳队。那一刻,徐元琼知道,她可以放手了。
无臂师徒冠军“接力”
2017年,何俊全出任湖北省残疾人游泳队主教练。袁伟一能够和自己的“偶像”一起训练,这让他无比兴奋和自豪。随着时间的推移,袁伟一不仅游泳技术不断提高,在自理方面也表现出了坚强和独立。
在荆门省残疾人游泳训练基地,袁伟毅经过不懈努力,从省队晋升到国家队,成为一条“无臂飞鱼”。 2021年东京残奥会上,他获得1金1银1铜,为国家争光,为省增光。为了备战巴黎残奥会,袁伟一在外训练了一年半。他的训练强度是难以想象的。每班7000米的游泳距离已是家常便饭。
没有手臂的袁伟一在游泳时保持平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训练时他在腰间系上阻力伞,脚上挂上装满水的塑料袋,增强腰部力量。尤其是在比赛的最后冲刺阶段,袁伟一的头撞到了池壁上。这是无数次实践的结果。何俊全坦言,这种冲击是非常痛苦的,但在关键时刻,运动员们会为了国家荣誉而全力以赴。 “像残奥会这样的世界性比赛,胜负就取决于零点几秒,没有人会阻挡或控制最后的冲刺,他们只是咬紧牙关,奋力拼搏。”
“面对身体残疾,与其说是克服它们,不如说是学会与它们共存,创造自己的价值。”对于接下来的比赛,袁伟一充满信心:“努力为祖国赢得更多,这是多么荣幸!”
袁惟一表示,对于他来说,导师何俊全是他不断追求的榜样,也是他不断挑战的目标。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馈社会
巴黎残奥会当晚,荆门体育文化中心游泳馆,湖北省残疾人游泳队运动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近年来,队中涌现出不少年轻面孔,袁伟毅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在泳池中表现出色,还在训练中带领年轻队员,以身作则,解决他们的困惑。
袁惟一的母亲徐元琼感慨:“袁惟一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要感谢很多人。没有他们的无私帮助,就没有现在的袁惟一。”自从袁伟毅失去双臂以来,社会各界给予了他高度的关注和爱护,帮助他和家人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袁伟毅每年回家乡都会看望留守儿童和残疾朋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他们独立自强。
“袁伟一哥哥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的生活。他坚强、乐观、有爱心,是我学习的榜样。” 8月31日,杨佳琪在咸丰县残疾人日托中心与母亲王玉玲等残疾人朋友一起观看巴黎残奥会。看到袁伟一夺冠后,杨嘉琪兴奋地跳了起来。
2019年夏天,袁惟一的母亲在一次志愿者活动中认识了杨嘉琪和姐妹们,得知她们要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照顾生病的母亲。袁惟一从母亲那里得知情况后,决心帮助姐妹俩。他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来供两姐妹上学。他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零用钱,为热爱绘画的杨氏姐妹购买画笔和材料,并在日常生活中为一家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他还向家乡小学捐赠学习设备,发表励志演讲,并向咸丰蓝天救援队捐赠救援设备。
王玉玲说,袁伟一有时忙于训练,很少回来,所以他会请父母去看望肖家奇,或者打视频电话。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去年11月。 “只要他们一家人来到我们家,感觉家里立刻就亮了起来,很温暖。”
袁伟的翻译曾多次获奖。 (档案照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cqysdc.cn/html/tiyuwenda/14104.html